为更好地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加强法治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提升法律素养, 12月4日,时值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思政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教育活动。
活动一 开展“法治情景剧”活动
11月下旬,2018级“基础课”各教学班紧紧围绕“法治”这一主题,针对真实案例,排演了一场场情节生动、积极向上的法治情景剧,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
在此次活动中,各班同学立足我校实际,通过寻找身边的案例,自编自导,将校园发生的故事搬上剧目,通过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将法制知识和法治意识融入到每一个大学生心中,增强了大学生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活动二 开展“梦想之路 与法同行”专题讲座
11月30日,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王铁刚法官来到我校,为在校师生开展了以“梦想之路 与法同行”为主题的法律专题讲座。
王铁刚结合学校的法治教育需求和学生现状,向青年学生传播法治理念,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校园借贷、大学生婚恋、大学生兼职就业等热点问题,有效增强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校园安全意识、提升了法律素养,同时也有利于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崇尚法律、敬畏法律。

活动三 带领学生参加“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
12月3日,我校师生代表30余人受邀参加了思政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零距离”接触法院工作。师生代表参观了抚顺市法院诉讼和执行服务中心、荣展室,并认真旁听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庭审,深入了解了法院各项工作流程。
参观师生代表纷纷表示“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开展,能够更直观的展现法院工作,让大学生对法院不再陌生,也让大学生对国家法治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活动四 开展“模拟法庭”展演活动
12月4日,在图书馆204报告厅,思政部教师指导的大学生法律宣传协会举办了思政部第二届模拟法庭展演活动。
本次模拟法庭活动围绕校园“伤害”案件精心设计剧本,通过各个环节向现场学生讲述了庭审程序、案情细节、角色作用和法律规定等问题。在模拟法庭中,从“审判长”、 “公诉人”、“辩护人”到“被告人”、 “被害人”等所有参与“庭审”的人员,均由学生扮演,通过学生们鲜活地“表演”,将严肃紧张的“庭审大戏”搬进了校园,给每一名“旁听人员”和学生均留下了深刻印象。

活动五 邀请律师进课堂,为大学生讲法治教育课
12月6日,我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北京大成(沈阳)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走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为同学们讲法理、谈案例、传经验、答疑惑。
刘鹏律师曾获得“辽宁省十佳优秀辩护人”、“辽宁省最佳刑事辩护律师”等荣誉,专注于刑事辩护领域,尤其在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及涉黑类重大犯罪领域有丰富的经验。
刘律师系统地阐释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介绍了自己辩护过的经典案例,围绕与同学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法律解释,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和困惑。课后,刘鹏律师还为部分同学的家庭涉法问题提供了法律咨询和建议。
通过这种创新教学模式,让同学们从课堂走进了生活、贴近了实践,同学们纷纷表示喜爱这样的教学方式。

(撰稿人:赵继彬;审稿人:李肃;上传人:闻秀)